京津资源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“手拉手”,日前,记者来到了滨海新区,由京津两市共同建立的“滨海—中关村科技园”让北京中关村的创新动力和天津滨海新区优质的配套服务“手拉手”。不到1年的时间里,这里已经初步形成了科技产业特色鲜明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协同互动的良好产业生态,新增注册企业达200家,注册资本金超过18亿元。
在天津滨海—中关村科技园,这里不仅聚集了一批孵化加速平台类项目,同时还聚集这一批成长期优秀创业项目。并逐渐形成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特色发展领域。
滨海-中关村科技园入驻企业:深之蓝水下新视界
深之蓝水下新视界,是2017年3月在滨海-中关村科技园成立的一家企业。作为国内首家从事全系列水下机器人研发的民营企业,深之蓝水下新视界主营深之蓝娱乐级产品,也就是消费类产品,包括水下平衡车、水下无人机等。其中水下平衡车——“白鲨MIX”先期在美国市场销售,即将登录国内市场。
公司总经理魏建仓介绍,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,目前该公司已得到众多资本的支持,其中许多来自北京。相对于北京来说,天津包括滨海新区的商务成本更低,特别是这里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,对于公司有极大帮助。
“比如公司的白鲨MAX产品,需要大量的电子器件、外壳系统等,而电子信息产业正是滨海新区的优势产业之一,有许多相关的配套厂商,公司很快可以用上这些力量。”魏建仓说。
深之蓝水下航行器
砹立方中关村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器创始人王胜彪介绍,无人机自组网实验室是该加速器的重点项目之一,目前,该实验室研发的无人机自组网智能协同决策系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,可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,下一步,公司还将致力于技术联盟的成立、无人机自组网智能协同决策系统标准的制定等。
王胜彪说:“滨海新区坚实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提供了非常好的产业链配套。他是扎根在北京海淀区十几年,技术创新立足海淀中关村核心区,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则在天津和河北。”
目前,科技园教育、医疗、企业配套、休闲健身等各项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。九年一贯制的北塘学校,天津市昆明路小学滨海分校、北塘蓝天幼儿园已经在2017年9月份投入使用。
记者了解到,拥有1000张床位的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正在加紧建设,同时,泰达心血管医院、泰达医院、北京大学滨海医院、天津医科大学生态城医院,以及建设中的滨海肿瘤医院、中加儿童医院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均在科技园周边方圆10公里范围内。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配套的高端别墅、洋房已对外开盘销售,为企业员工配套的白领公寓已正式投入使用。占地面积1.87万平米的北塘文体中心也正在试运营。